推动社区教育 提升全民素养斗门区创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通过验收 呈省教育厅批复
来源: | 作者:zhzcxh | 发布时间: 2013-11-04 | 7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约18至19年光景,这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人接受校园教育的基本轨迹。20岁出头,正是大学毕业季,许多学生开始脱离传统课堂走向社会,但学习没有尽头,于是“社区教育”孕育而生。
       教育,应当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斗门区之所以积极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目的在于提高斗门区的全民素养和终身教育水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经过3天的考核验收工作,昨日上午,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督导验收组在斗门区召开了总结大会,高度肯定了斗门区社区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斗门区政策支持到位,群众举止文明、进退有序,基本达到了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标准并通过验收。
       ■ 自评报告:
       营造全民学习浓郁氛围
       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记者在斗门区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表中看到,斗门对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教育发展基本情况、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区教育保障条件、社区教育成效以及主要成绩和特色方面进行了说明和阐述。
       “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可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斗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梁玉昭在自评报告中阐述了创建社区教育实验区对斗门的重要性。
       近年来,斗门区坚持努力探索富有斗门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着力构建社区教育管理体系、网络体系、培训体系和活动体系,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其它部门联动、社会积极配合、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
       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给力支持。近年来,斗门区政府投入3亿多元,兴建井岸西堤、区体育馆、兆珍博物馆、休闲广场、区青少年宫、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并改造井岸影剧院、霞山公园、曲艺社、镇、村街心公园等社区教育场馆。2010至2012年,斗门区财政用于社区教育经费分别达到1087.312万元、1303.45万元、1579.647万元。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作为“文化之乡”,斗门有着众多的民俗文化传统。斗门区以打造“文化之乡”、“名镇名村”为契机,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力开展以居民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文化为核心,以提升居民素质为目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社区教育和群众性活动融为一体。
       近年来,斗门区举办了民间艺术大巡游、第二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暨珠海斗门区曲艺节、“斗门好声音歌手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并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珠海市国际龙舟邀请,还以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四大节日为平台,大力开展“文化周”、“文化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举办大型群众活动平均达到11次,参与活动群众达15万人次。
       此外,斗门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每年各类专业、业余文艺演出600多场。开展图书馆读书服务,每年借、阅服务接待读者33022人次,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社区学院打造专业职教
       区社区学院、镇社区学校、村社区学习站三级网络建设,是斗门区打造社区教育网络的有力措施。近年来,斗门区内各镇(街)、村(居)相应成立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建立起社区学校、社区教育学习站等组织机构,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社区教育机构的联动,实现了社区教育规范化。
       值得一提的是,斗门成立了社区学院,该学院为全区不同人群,特别是待业、转业、青壮年劳动力、志愿者等提供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文化生活素养教育,并对学校、企业、社区和社会四大社区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有效整合利用,做到“教育阵地共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双向开放。
       ■ 总结反馈:
       发挥社区学院“龙头”作用
       在为期3天的考核验收过程中,督导验收组先后前往斗门区青少年宫、井岸镇新伟社区、汉胜公司、社区学院、白蕉镇灯笼沙等8个示范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照省级标准对数据进行核实。
       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督导验收组组长郑淮高度肯定了斗门区在社区教育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斗门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斗门还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学院的建设力度,提升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和培训职能,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引领全区师范教育的规范化展开。”
       他建议,斗门还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扩大教育资源共享和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以信息化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网络共享。
       高标准通过验收
       督导验收组一致认为,珠海市斗门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文尚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斗门区委、区政  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区的战略,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着力构建社区教育管理体系、网络体系、培训体系和活动体系,精心培育和开发了社区教育的实践模式,大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取得初步成效,斗门区正朝着推进现代化教育的方向迈进。
       郑淮说,社区教育是一种传统校园以外的全民教育,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社区教育对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督导验收组在最后评估结论中宣布,对照《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估标准(试行)》和评估指标,斗门区基本达到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标准要求,同意获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备选资格,呈报省教育厅审批。
       ■ 背景链接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 活质量,促进成员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
       ■ 他山之石
       北欧民众教育即社区教育,北欧地区(包括冰岛、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五国)既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开展社区教育的地区。北欧强调通过社区教育的力量,使社区民众自觉地、自主地参与改善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丹麦民众教育家柯隆威提出,要用教育的力量来激发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自强,进而达到改善人民生活之目的,用人文主义的精神生活来弥补人民受教育太少的缺陷,强调把民众中学办成“面向生活的学校”。
       美国社区学院面对的是社区各界立体式的教育需求,普遍具备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非学历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和普通教育五大职能。职业技术教育比重最大,主修职业技术学科的学生约占全体社区学院学生的一半以上;补偿教育在提高成人基础文化程度、扫除功能性文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转学教育是为有志进大学深造成才者开辟通道;社区非学历教育是指那些不计学分、不发文凭、不授学位的教育服务,内容包罗万象;普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获得行使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电话:0756-2125052  联系传真:0756-2121647 联系邮箱:1559335382@qq.com

珠海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